膝裤
来自汉服宝典
名称:膝裤
术语类型:汉服科普术语
膝裤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服饰,它的形态类似于现代的袜子或裤腿,但通常是无底的。根据搜索结果,膝裤在宋代就已经存在,而在明清时期尤为流行。膝裤的穿着方式是先穿裤,再将膝裤扎在裤外的膝下,最后再将裙系在裤外。它不仅可以遮住过于简朴的袜子,还能装饰上流行的纹样,显得精致秀气。
膝裤的材质多样,包括纱、绫、罗等织物。在明代,女子的下装通常包括裤、膝裤、裙等,膝裤作为内穿的一种裤子,比裙子稍短,刚好衔接住裙摆和鞋子的距离。在明代,膝裤不仅是日常穿着的实用服饰,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时尚单品,体现了当时的审美风尚和身体观念。
明代女子的膝裤在结构上通常为直筒型,上端开衩并系带,长度大约35厘米左右,宽度19厘米左右,穿着于裤和裙之间,束结于小腿肚和膝盖之间。膝裤的材质、工艺、纹样丰富多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服饰审美特征,面料工艺等都趋向于奢华艳丽多样化 。
在明代,膝裤的功能也发生了转变。它不再仅仅是为了御寒保暖,而是逐渐分化出了装饰美化和艺术生活的审美情趣。这种转变体现了明代中后期社会对服饰的逾礼越制、崇奢好艳的风气。膝裤的流行也反映了当时女子社会文化生活的转型,以及缠足观念对服饰的影响。相关商品
膝裤
又称半袜。一种古代的裤子。与胫衣相似,无裆无腰,左右各一,着时紧裹于胫,上达于膝,下及于踝,膝部以带系缚。男女均可以穿着。五代以后盛行。明代妇女穿着膝裤较为普遍,这时期的膝裤多以锦缎制成,平口。外常套穿“裳”、“裙”,或是加罩在长裤之外。
——华服志 (https://www.huafu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