襕衫

来自汉服宝典
跳转至:导航、​搜索
主图.jpg
名称:襕衫 [lán shān]
流行朝代: / 
适用性别:
类型:汉服科普术语 / 汉服形制

术语简介

襕(lán)衫为汉服体系中深衣的一种。起始于唐代,流行于宋明,基本形制为圆领大袖、下施横襕、腰间有襞积的袍服。襕衫到膝处有一道接缝,称为“横襕”——一般认为这道横襕是对衣裳制古意的恪守而刻意加上的。襕衫领子多用圆领,后来的襕衫,大致也遵循了这一点,只不过领边变宽,并且接衽。至宋代多为秀才、举人穿着。明清时期,用作士人公服,式样略有改变。

适用身份

明宋时期,襕衫为职官公服,学子亦多穿着。其广泛程度可为仕者燕居、告老还乡或低级吏人服用。

形制特点

襕衫领为黑,颜色各异。多有黄色,白色,等等。

发展历程

襕衫是中国古代一种较为正式的服饰,主要由士人阶层穿着,其发展历程如下:

1. 起源阶段
襕衫始于北朝时期,据《旧唐书·舆服志》记载,“晋公宇文护始命袍加下襕”,意味着在南北朝晚期,出现了在袍子下摆处添加一道横襕作为装饰和区分的新款式。
2. 发展与流行于唐朝
在唐代,襕衫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唐朝时,襕衫成为官吏、学子及部分社会中上层人士常穿的服装之一,其特点是圆领、大袖,衣身下方有横襕(即一道连续的图案或色彩不同的布边),这不仅增加了衣物的层次感和美感,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穿着者的身份地位。
3. 宋代的普及与规范
到了宋朝,襕衫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和普及,并且更加规范化。《宋史·舆服志》中有明确记载:“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襞积,进士、国子生、州县生服之。”这意味着襕衫成为了读书人、科举考生以及部分官员的标准着装。
4. 明清时期的延续与演变
明清时期,虽然服饰制度发生了较大变化,但襕衫的基本形制仍得以保留,并根据当时的风尚和礼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可能在细节设计和使用场合上有所不同。
5. 现代复兴
近年来随着汉服文化的复兴运动,襕衫作为一种传统汉服的代表款式,在现代社会重新受到关注。它被用于一些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成人礼仪式甚至是学位服的设计之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综上所述,襕衫从北朝起源于官员服饰的一种创新形式,历经隋唐、宋元明各代的发展演变,到现代依然作为汉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活跃在各类场合。

朝代差异

明代襴衫有外摆(有内摆),开衩。宋代襴衫无外摆,不开衩。

宋代襕衫以大众百姓,官员皆可穿戴。明代襕衫穿戴出现分等级,不是大众百姓可穿戴。

文献记载

《新唐书·车服志》记载:“是时士人以棠苎襕衫为上服......中书令马周上议:‘《礼》无服衫之文,三代之制有深衣。请加襕、袖、褾、襈,为士人上服……’”这一记载明确表述了襕衫在唐代即已出现。唯一存在争议的,是文中所谓上服的具体用途。

《宋史·舆服志》记载:“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襞积,进士、国子生、州县生服之”。

襕衫与直裰的区别

襕衫与直裰都是中国古代男子所穿的服饰,它们在样式、用途以及流行时期上有所区别:

1. 襕衫
○ 襕衫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盛行于唐宋,并延续至明清。其基本特征为圆领或交领(宋代以后多为圆领),大袖,衣身下摆处有一道横襕作为装饰,此横襕通常用不同颜色的布料缝制而成,象征着古代士人阶层的尊严和身份。
○ 宋代时,襕衫成为读书人、科举考生及部分官员的标准着装,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儒雅气质。
2. 直裰
○ 直裰出现于宋明时期,是一种上下通裁、两侧开衩的长袍款式,又称“直身”、“直掇”。
○ 直裰的特点是没有襕衫那种明显的下摆横襕装饰,衣身较为宽松,腰间可系带,适用于日常生活和一般正式场合,尤其受到文人士子和道教人士的喜爱。
○ 相较于襕衫,直裰在穿着层次上可能显得更为朴素低调,常被用于庶民、仆役等普通民众或者出家人日常穿着。

总结来说,襕衫和直裰主要的区别在于领型、下摆装饰和适用人群,襕衫更具官方和学界色彩,而直裰则更偏向于民间和道家文化中的服装形式。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