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襈袄
来自汉服宝典
名称:缘襈袄 [yuán zhuàn ǎo]
术语类型:汉服科普术语
缘襈袄是汉服体系中一种具有典型装饰特征的上衣款式,其核心特色在于领口、袖口及下摆处采用绲边、绣花等工艺进行精美装饰和加固处理,这种设计既体现了古代中国服饰对细节美学的追求,也兼具实用性,用以保护衣物边缘免于磨损。
术语详情
名称含义
缘襈袄是汉服中一种具有特定装饰特征的上衣,其名称中的“缘”和“襈”均体现了其独特的设计特点。
“缘”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衣物边缘的部分,而在汉服制作工艺中,通常是指对衣物边缘进行装饰和加固的一种方式,如绲边、织金边、绣花边等。缘襈袄的特色在于其领口、袖口及下摆处有丰富的缘饰处理,不仅美观,还能够保护衣物免于磨损。
“襈”则一般指的是衣服内部或外部用于连接前后两片衣片的布条,或者是在接缝处为了加固而添加的一层布料。在缘襈袄中,可能指的是通过特殊的裁剪与缝制技术,在袄子的接缝部位做出带有装饰效果的细节处理。
流行朝代
缘襈袄这一服饰形制在明代有所提及,特别是在女性服饰中存在左衽的缘襈袄,并且这一特征承自元代。虽然在古代文献或考古实物中对于“缘襈袄”这一名称的具体记载可能相对有限,但从历史传承和汉服复兴运动的研究复原来看,缘襈袄作为汉服的一种形式,在明代时有其一定的流行度。文献记载
张廷玉《明史·舆服一》 :“永乐三年更定,冠用皁(zào)縠(hú),附以翠博山,…….缘襈(zhuàn)袄子,黄色,红领褾(biǎo)襈(zhuàn)裾,皆织金采色云龙文。缘襈裙,红色,绿缘襈,织金采色云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