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衣

来自汉服宝典
跳转至:导航、​搜索
主图.jpg
名称:水田衣
又名:田相衣 / 稻田衣 / 百衲衣 / 百家衣 / 百结衣 / 斗背褡
流行朝代: / 
适用性别:男 / 女
适用身份:僧人 / 文人士大夫 / 宫廷贵族
适用场合:日常
类型:汉服科普术语

术语简介

水田衣,又称“百衲衣”、“斗背褡”,在汉服文化中特指一种采用多种颜色、布料拼接而成的服饰。这种独特的服饰设计灵感来源于佛教僧侣所穿的一种由众多碎布缝制而成的衣服,寓意节俭和珍惜资源的精神。因其形似一块块水田相连,故得名“水田衣”。在古代,水田衣最初是作为僧人的日常穿着,后来逐渐演变成文人士大夫追求自然、简朴生活理念的象征,并且也受到了宫廷贵族的喜爱,成为了一种别具一格的服装样式。到了现代汉服复兴运动中,水田衣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许多汉服爱好者所喜爱与复原制作。水田衣的制作工艺要求较高,通常需要精心挑选各种颜色、质地、图案不同的布料,通过巧妙的设计和搭配,将它们裁剪成形状各异的小块,再进行有序或无序的拼接,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情趣。

水田衣流行朝代

水田衣最早出现于唐朝,多用来缝制袈裟,但流行并普及是在明朝和清朝两朝。在明清时期,水田衣不仅被用于僧侣服饰,还逐渐成为民间尤其是妇女服装的一种特色款式,并且在明末清初的贵族与文人阶层中也受到了欢迎。由于其制作工艺独特,体现了节俭精神和对美的别致追求,因此,在明代至清代,水田衣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和发展,成为了这一历史阶段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水田衣适用性别

水田衣在古代中国并没有严格限定适用性别,最初多用于制作僧侣的袈裟,因此在宗教场合中是不分性别的。而在明朝和清朝时期,随着水田衣逐渐演变成民间服饰,它被广泛应用于男女服饰之中。尤其在女性服饰上,由于其独特的拼接工艺能够展现丰富的色彩与层次感,深受当时妇女的喜爱。

不过,具体到不同款式和搭配,可能会因为时代的变迁和社会风俗的不同而有所区分。总体而言,水田衣作为一种传统服饰类型,并非特定指向某一性别,而是根据不同的设计和裁剪方式适用于不同性别的人群。

水田衣的发展演变

水田衣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国传统服饰,其演变历程可以从唐朝开始追溯:

1. 唐代起源:水田衣最早出现于唐朝,主要用于僧侣的袈裟制作。这种衣服由各种颜色和质地不同的碎布拼接而成,寓意佛教中节俭、惜物的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资源循环利用的智慧。
2. 宋元时期发展:虽然没有明确记载宋代和元代水田衣在民间流行的具体情况,但这种拼布工艺有可能在这一阶段继续传承和发展,并可能影响了普通民众的日常服饰。
3. 明代盛行:明代是水田衣真正走向流行并被广泛接受的时代。此时,水田衣不再局限于僧侣服饰,而是成为了民间尤其是女性服装中的一种特色款式。明代妇女所穿的水田衣注重色彩搭配与图案设计,体现了当时的审美风尚和社会文化背景。
4. 清代沿袭与变化:到了清朝,水田衣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且在制作工艺上更为丰富多样,既有严格遵循规律排列的匀称式样,也有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随意拼接样式,色彩更加鲜艳,彰显出个性化的审美追求。
5. 现代复兴:随着汉服文化的复兴,水田衣作为传统服饰的一部分也得到了重新审视与创新演绎。现代设计师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创作出了既保留古代韵味又符合当代审美的新款水田衣,使之再次活跃在时尚舞台和日常生活之中。

总体而言,水田衣从最初的宗教用途到成为世俗服饰,并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创新,它见证了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和变迁,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节俭美德和工匠精神的重要体现。

文献记载

唐·王维《过卢四员外宅看饭僧共题七韵》:三贤异七贤,青眼慕青莲。乞饭从香积,裁衣学水田!

唐·彦谦《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得地又生金象界,结根仍对水田衣”。

明·李渔《闲情偶寄·治服》:“至于大背情理,可为人心世道之忧者,则零拼碎补之服,俗名呼为‘水田衣’者是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