幞头

来自汉服宝典
跳转至:导航、​搜索
主图.jpg
名称:幞头 [fú tóu]
又名:折上巾 / 软裹 / 军容头 / 四角 / 服头
类型:汉服形制 / 首服

术语简介

一种头巾,起始于北周武帝(公元6世纪中)。即将头巾裁出四脚,就头裹之,称“幞头”,又名“折上巾”、“软裹”,盖取便于武事。至唐时,两带以系巾,两带垂以为饰,所垂工脚,或圆或阔,用丝弦为骨,稍翘起,成为硬脚。至唐末僖宗(公元九世纪)时,又出现了硬胎的帽围,即用木围头,以纸绢为衬,以铜铁为骨,就其上制成而戴之,取其缓急之便,不须对镜系裹,称为“军容头”。以后二脚的形状变化更多,五代多二脚上翘,称“朝天幞头”,宋代以后又出现弓脚幞头、卷脚幞头、展脚幞头、交脚幞头等形式。幞头从南北朝晚期出现,通行至清初,流行了一千多年。

起源争议

关于幞头的来源,目前学界有两种主流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幞头源自于东汉幅巾,另一种观点认为幞头属于鲜卑帽的延续系统。

发展历程

唐朝

唐代盛行的幞头是由汉代的幅巾演变发展而来的。原先的幅巾作四方形,使用时有前幞后,包住发髻,于脑后缚结。北周武帝对其作了改进,于方帕上裁出四脚,并将其接长,形如阔带,裹发时巾帕覆盖于顶,后面两脚朝前包抄,自上而下,系结于额,前面两脚绕至颅后,缚结下垂。

初唐至中唐盛行软裹软脚幞头,晚唐时期盛行硬裹硬脚幞头。两脚材质、位置、长短随着朝代不断变化。但是不管两脚的长短如何变,总是尊贵者的两脚更长些,士庶的两脚更短些。

宋朝

宋代幞头的形制,和唐代有明显的不同,已完全脱离了巾帕的形式,成了一种纯粹的帽子。

到了宋朝,无论皇帝还是一般官员们都用展脚幞头,而且两脚向两端延伸较长,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登峰造极的水平。

宋代幞头的样式更加多元化,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等等。

明朝

到了明代,幞头的两个翅(脚)变成了椭圆形的纱网状,而且短了很多,就是翼善冠,也就是乌纱帽,成了官员的标配,甚至成了官员的代名词。

分类

平式幞头:平式幞头是一种软裹巾式,顶上的巾子较低而平,亦称“平头小样”,为一般士庶与官吏宴居(闲居)时戴用。

结式幞头:结式幞头也是一种软裹巾式,在幞头之上加一巾子,将其两脚系结在头前,呈同心结状,将另两脚反结在脑后,为将尉、壮士所好戴用。

女巾幞头:女帅幞头在唐代很流行,唐代盛行女扮男装,宫内侍官、侍女及贵族女流多戴女巾幞头,其形制是幞巾较小,巾顶加高,用漆纱为之,两脚较长,反结于脑后,并使其自然垂下,并在幞巾上箐花或缀于玉胜以作装饰。

直脚幞头:直脚幞头一种硬裹幞头,用“木围头”衬在额前,再用幞巾裹之,也可用藤草作成内型,外糊皂纱,涂漆而成,其两直脚用铁丝织成,外罩漆纱,使其向左右平伸,为朝臣与地方官吏所用,唐、宋、明历代皆有采用。直脚幞头又称“展脚幞头”、“舒角幞头”、“长脚幞头”。

曲脚幞头:曲脚幞头,一种双脚朝上、两相交叉的硬脚噗头,又称“卷脚幞头”、“弓脚幞头”、“折脚幞头”和“局脚幞头”,局、卷、弓、折、曲意义相通,都指弯曲。在宋代主要用于卤簿仪卫及歌舞乐伎。

花脚幞头:花脚幞头,是宋代乐舞艺人在幞头。上装饰绫绢制成的簇簇假花。宋人称之为“簇花幞头”,或云“卷曲花脚幞头” 、“花幞头”。金元因袭,卤簿仪卫及宫廷乐工戴之。在花脚幞头的基础上,元代又有凤翅幞头。幞头之脚或者上翘,或者下垂;两侧用铁丝、竹篾等材料弯制成羽翅状,外蒙纱罗,并施以彩绘,有的还镶嵌金箔。

软脚幞头:软脚幞头是在幞头之下衬以“巾子”(即假发),或“木围头”使幞巾的外型平整固定,幞巾的两脚加厚并涂漆,成为软脚,使其平展下垂,行动时则飘动尔雅,为文官与学士所爱戴用。

方顶硬壳幞头:一种硬裹的巾帽,用铁丝或藤草编成内型的硬壳,再糊绢或罗,并涂于黑漆,外型方而隆起,左右两脚用铁丝制成,并糊漆纱,向两侧平伸或上翘,为宋代官员所好戴,宋代帝王也常戴用,但其两脚平直而长,向左右平伸,长至二尺 。

文献记载

《唐会要》:“折上巾,军旅所服,即今幞头是也。”

唐 魏征《隋书》中记载:“用全幅皂而向后襆发,俗人谓之襆头。自周武帝裁为四脚,今通于贵贱矣。”

宋 沈括《梦溪笔谈》:幞头,一谓之“四脚”,乃四帶也。二帶系脑后垂之;二帶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故亦谓之“折上巾”。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脚。晚唐方镇擅命,始僭用硬脚。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順风,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又庶人所戴头巾,唐人亦谓之“四脚”。盖两脚系脑后,两脚系颔下,取其服劳不脱也;无事则反系于顶上。今人不复系颔下,两带遂为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