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衽

来自汉服宝典
跳转至:导航、​搜索
主图.jpg
名称:左衽
类型:汉服科普术语

术语简介

汉服左衽,是指中国古代部分少数民族以及特定历史时期汉族服饰中的一种特征,即前襟向左掩,与中原地区普遍流行的右衽相对。在传统汉民族的服装体系中,交领右衽是主流和正统,其特点是左侧衣襟压于右侧之上,并以“y”字形领口呈现,象征着阳刚之气、生机盎然。

左衽多见于古代周边非汉族群如北方或西北的一些游牧民族,因其生活方式、习俗或者生产需要(如便于拉弓射箭)而形成。此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汉族服饰也会出现左衽的设计,例如明代初期的部分女性服饰和逝者的殓衣等场合。在孔子时代及之后的儒家文化观念中,“左衽”往往被视为异族或是亡者服饰的标志,具有一定的文化含义和社会区分作用。而在当代汉服复兴运动中,左衽设计通常仅作为对古代非汉族服饰文化的尊重和再现,而非主流汉服款式的选择。

什么时候汉服用左衽

汉服在主流款式上以右衽为主,左衽并非汉族传统服饰的典型特征。左衽通常与非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或特定历史时期内某些群体的服饰样式相关联。

1. 古代北方和西北的一些游牧民族因其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以及便于狩猎、骑射等因素,其服装设计采用左衽较多。
2. 在历史上,当汉族受到外族影响时,部分地区或部分人群的服饰可能会出现左衽现象,例如春秋战国、五胡乱华等战乱纷争时期的边疆地区。
3. 据记载,在明代初期的部分女性服饰中,曾有左衽的设计。
4. 此外,古代汉族丧葬习俗中,死者所穿的殓衣会采用左衽,以此作为阴阳有别和生者与亡者的象征区别。

综上所述,汉服的左衽主要出现在与汉族正统礼制服饰不同的特殊场合或非汉族群的服饰体系中。

文献记载

先秦·孔子《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论语注疏》:衽谓衣衿。衣衿向左,谓之左衽。夷狄之人,被发左衽。言无管仲,则君不君,臣不臣,中国皆为夷狄,故云「吾其被发左衽」也。

《礼记·丧大记》: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

《礼记正义》:「皆左衽」者,大敛小敛同然,故云皆也。衽,衣襟也。生乡右,左手解抽带便也。死则襟乡左,示不复解也。○「结绞不纽」者,生时带并为屈纽,使易抽解。若死则无复解义,故绞末毕结之,不为纽也。

《十三经注疏.尚书.毕命》:四夷左衽,罔不咸赖,予小子永膺多福。

东汉·郑玄注云:言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被发左衽之人,无不皆恃赖三君之德,我小子亦长受其多福。

《汉书》:《春秋》内诸夏而外夷狄,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而兽心。

谢灵运《撰征赋》:“中华免夫左衽,江表此焉缓带。”

陆游:尔来十五年,残虏尚游魂。遗民沦左衽,何由雪烦冤。

王夫之:当石晋割地之初,朔北之士民,必有耻左衽以悲思者。

明·崔溥《漂海录》:江南人皆穿宽大黑襦裤,做以绫、罗、绢、绡、匹缎者多……妇女所服皆左衽。……自沧州以北,女服之衽或左或右,至通州以后皆右衽。山海关以东,其人皆粗鄙,衣冠褴褛。

关联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