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有衣:走近汉服文化 (2018)

来自汉服宝典
跳转至:导航、​搜索

华夏有衣:走近汉服文化 (2018)

基本信息
标题:华夏有衣
副标题:走近汉服文化
出版日期:2018-2
出版社:开明出版社
作者:冯琳 / 何志攀 / 杨娜
装帧:平装
页数:243
定价:¥8888 元 <br />
ISBN:9787513132091
豆瓣:暂无评分
图书简介

内容简介

《华夏有衣》、《华夏礼仪》的写作源于汉服文化与中学教育的相逢。汉服及礼仪课程早在2013年即成为北京市西城区后备人才资助计划项目,2014年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传承研究”课题的子课题“以汉服活动为载体的传统服饰礼仪文化青少年传承模式研究”并成功立项,该课题于2017年结题,本书为课题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衣冠上国”的美称。汉服复兴运动中也一直有“始于衣冠,达于博远”“华夏复兴,衣礼偕行”的理念,本套书分为服饰和礼仪两本。

《华夏有衣——走进汉服文化》:以传统服饰为主体,涉及传统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当代汉服的复兴实践。本书涵盖了当代汉服的概念、意义、穿着、礼仪等基本问题,以及汉服的源流兴衰、冠服制度等历史纵深;对汉服基本款式进行了分类说明,并涉及冠履、配饰、图案、配色等相关知识;通过青春校园中衣冠复兴的热情实践,展望青年一代的文化复兴实践以及呈现当代青年对复兴道路的认真思考。本书力图将汉服复兴十余年来的探索与思考加以梳理,勾勒出汉服文化的基本框架。

作者简介

冯琳,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平台“课堂文化研究中心”委员,国际青年成就(JA)顾问教师。长期从事中学思想品德及思想政治教学、文化遗产教育。参与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教材及教参等。

何志攀,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教育硕士。多年参与汉服复兴,曾任“天汉民族文化网”版主。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研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参与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教材与教参、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等。

杨娜,就职于中央电视台,曾担任过新闻编辑、策划。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毕业生,主攻方向为文化社会学,英国“英伦汉风”汉服社创始人之一,曾担任“汉服北京”社团负责人,曾获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汉族之花称号。自2009年起专注于梳理汉服复兴的发展历史与脉络,2016年出版《汉服归来》一书。

图书目录

目录
第一篇衣冠上国
第一章重回华夏
第一节汉服探幽
第二节衣冠之重
拓展阅读: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第二章衣冠威仪
第一节正其衣冠
第二节端其礼容
拓展阅读:汉服的结构
第二篇襟带天地
第三章汉服传承
第一节汉服溯源
第二节汉服复兴
拓展阅读:华夏衣冠三千年—散记(节选)
第四章冠服制度
第一节祭服庄严
第二节朝服公服
拓展阅读:华夏衣冠制度若干概念
第三篇服章之美
第五章华夏霓裳(上)
第一节衣裳制式
第二节深衣制式
拓展阅读:襦裙与衫(袄)裙小史
第六章华夏霓装(下)
第一节通裁制式
第二节汉服罩衫
拓展阅读:汉服的现代功用
第四篇冠履配饰
第七章正冠纳履
第一节簪缨云冕
第二节市井帻巾
第三节鞋限艺制
拓展阅读:穿汉服怎么搭配发型第八章汉服配饰
第一节巧梳云髪
第二节玲珑环佩
拓展阅读:《定情诗》(节选)第九章图案配色
第一节传统纹样
第二节汉服配色
拓展阅读:《释名·释彩帛》(节选)
第五篇青春华裳
第十章校园汉服
豆蔻青春的华裳梦一中学校园汉服实践手记
北师大实验中学毕业礼服设计调查
《走近汉服》选修课课程纲要
《华夏文明》:面向生活与实践的国学校本课程建设
社长手册:一个汉服社社长的自白
北京校园传统文化联盟章程(草案)
第十一章衣冠之思
汉服宣传路人问答
文化研究视角下的汉服运动
试论现代汉服运动发展代别划分
附录
神州轩辕自古传—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
我心一片磁针石—爱国主义诗词选
衣冠上国今犹在—汉服资料拓展
后记

在购物网站或社交平台搜索此图书:淘宝.png  微博.png  哔哩哔哩.png  抖音.png  小红书.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