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冠霞帔

来自汉服宝典
跳转至:导航、​搜索
主图.jpg
名称:凤冠霞帔
流行朝代: / 
适用性别:
适用年龄:成人
适用身份:新娘
适用场合:婚礼
类型:汉服科普术语

术语简介

凤冠霞帔是中国古代女性尤其是贵族妇女在重要场合和婚礼上所穿戴的华丽礼服组成部分,是传统汉民族服饰中的一种尊贵象征。在传统中式婚礼中,新娘穿着大红绣花嫁衣(通常是蟒袍或褂裙),头戴精美的凤冠,身披霞帔,以示其出嫁时的庄重与荣耀。这种装束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婚姻仪式的重视和对女性地位的尊重。至今,在一些地区仍然保留着凤冠霞帔作为传统婚礼习俗的元素,或者在现代汉服复兴运动中得到再现与传承。

凤冠霞帔的组成部分

凤冠

凤冠,顾名思义,是以凤凰为主要装饰元素的头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但真正成为宫廷制度化、等级分明的女性官帽则是在宋朝以后。明清时期,凤冠发展至巅峰,通常由金银打造,上面镶嵌珠玉宝石,以及龙凤等吉祥动物形象,工艺繁复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在封建社会中,只有皇后、嫔妃或受朝廷诰封的命妇才能佩戴真正的凤冠,平民女子则不能随便使用。

霞帔

霞帔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披肩服饰,到了宋朝被正式定为命妇礼服的一部分,并且随着品级的不同而有严格的样式规定。明代进一步完善了霞帔的制作与设计规则,一品至九品的命妇其霞帔的图案、色彩、长度及材质均有明确区分。

霞帔一般是由珍贵的丝帛制成,颜色多为红色,象征喜庆与高贵,上面装饰有各种吉祥纹样,如云霞、花朵等,两端垂挂于胸前并固定在后背,形成飘逸洒脱的效果。

凤冠霞帔的流行朝代

凤冠霞帔作为中国古代女性高级礼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行与制度化主要集中在宋朝至明清时期:

1. 宋朝:在宋朝时,凤冠和霞帔开始被正式纳入冠服制度,并成为内外命妇(即朝廷官员的正室)的礼服。此时的凤冠虽然不如明清时期的复杂奢华,但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和等级区别。
2. 明朝:明代是凤冠和霞帔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皇后、皇妃以及各级命妇的凤冠样式和装饰繁复程度都达到了新的高度。明朝凤冠的特点是镶嵌珠宝丰富,龙凤图案鲜明,工艺极其精致;而霞帔则更加规范,长度及装饰均按品级区分,且普及度较高。
3. 清朝:清朝沿用了明朝的服饰制度,尽管清初时有所改革,但在宫廷中依然保留了凤冠和霞帔这一传统礼服形式,只不过在样式上有所变化,融合了满族服饰的一些特点。

综上所述,凤冠霞帔在宋明两代尤为盛行,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体系,而在清朝得以延续并有所发展变化。

关于凤冠霞帔的误解

关于凤冠霞帔,存在一种普遍误解是认为古代女子出嫁时都会穿戴“凤冠霞帔”。实际上,根据历史记载和传统礼制,凤冠霞帔并非一般平民百姓或普通新娘在婚礼上的常规妆扮。以下是对这一误解的澄清:

1. 地位象征:凤冠和霞帔是封建社会中皇室成员、贵族妇女以及受朝廷诰封的命妇才能佩戴的高级礼冠和服饰,象征着极高的身份地位和社会等级。
2. 礼仪制度:明清时期,凤冠与霞帔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只有特定场合(如册封、朝见等)或具有特定官职、品级的女性才有资格穿着。在民间婚礼上,一般女性并没有权利穿戴凤冠霞帔。
3. 现代认知误区:现代影视作品和一些商业宣传中经常将凤冠霞帔作为中式婚礼的传统元素进行展示,这导致许多人误以为古代所有新娘在出嫁时都会穿戴凤冠霞帔,但实际上这是对历史真实情况的一种艺术化表达和商业化演绎。

综上所述,古代女子出嫁穿“凤冠霞帔”并非普遍存在,而是局限于皇室和部分权贵家庭,并且受到严格的礼制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