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头履

来自汉服宝典
跳转至:导航、​搜索
名称:云头履
术语类型:汉服科普术语
云头履是一种古代中国的鞋履,其特点是鞋头向上翘起,形状像翻滚的云朵,男女都可以穿着。这种鞋履在东晋时期较为流行,多用于妇女,通常以草木及彩锦制作,履头高翘翻卷,形似云朵。云头履的制作材料多样,包括罗帛、纹锦、草藤、麻葛等面料,鞋底薄,鞋帮浅,较轻巧便利。鞋面上常常添加刺绣和珠宝装饰,使其更加美观。

术语详情

云头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约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出现。到了汉代,鞋履上的装饰出现了分歧,两个突出来的尖角好似分梢,称为“歧头履”或“双歧履”。魏晋南北朝时期,鞋履款式更加丰富,包括凤头履、云头履等多种形式。五代之后,随着女性缠足习俗的兴起,翘头履逐渐演变为更小巧精致的形式。然而,到了清代,随着满族服饰的流行,翘头履逐渐走向没落。

云头履的设计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象征意义。上翘的鞋尖可以托起裳、裙或袍的下边缘,方便行走,增强鞋的耐用度。同时,鞋头的上翘形状象征着尊崇上苍,与中国古建筑的飞檐有相似的美学追求。这种鞋履的设计和使用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服饰的美学特点,也适应了当时社会的实用需求。
云头履
即“云履”。
——华服志 (https://www.huafu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