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服

出自汉服宝典
前往:導覽、​搜尋
主圖.jpg
名稱:賜服
又名:賜衣
類型:漢服類型

術語簡介

又稱賜衣。中國古代的一種賞賜制度。朝廷向有功之士賞賜冠服,以示恩寵。其服裝形制繁複多樣,有按季節的四時衣、五時衣,或賜葛紗、貂之類;有按時令的賜公服、賜花;也有封功行賞的賜紫、賜金魚等。所賜之服的品級通常高於受賜者官職。明代賜服有蟒服、飛魚服、鬥牛服、麒麟服,最高級別為蟒服,其次是飛魚服、鬥牛服。

各朝賜服制度

明朝

漢服賜服是明朝時期特有的一種服飾制度,指的是皇帝為了表彰文武官員的功績或顯示特殊的恩寵,而賞賜給臣子們穿着的具有特定紋飾和等級標識的禮服。明代賜服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 蟒服:蟒服上的圖案並非真龍而是「蟒」,形似龍但少一爪,以此區別於皇帝專用的五爪龍紋。蟒服為最高級別的賜服,通常賜予親王、公侯以及高級文武官員。
2. 飛魚服:飛魚服因其服裝上繡有飛魚圖案而得名,飛魚是一種龍頭魚身的形象,象徵着水中神異之物。飛魚服多賜予近侍宦官及有特殊貢獻的大臣。
3. 鬥牛服:鬥牛服上繡有類似麒麟與牛結合的神獸形象,地位低於蟒服和飛魚服,同樣作為對有功勳大臣的獎賞。
4. 麒麟服:麒麟在中國文化中是吉祥神獸,象徵德行高尚,賜予麒麟服也是對臣子極高榮譽的體現。

賜服不僅在樣式上有嚴格的規定,在使用的顏色、織物質地以及所繡紋飾等方面都體現了嚴格的等級制度,以確保皇家權威和社會秩序。這些賜服不僅限於日常穿着,更多是在重要場合展示身份和榮耀的標誌,它們體現了明代服飾文化的豐富性和禮儀制度的嚴密性。

其他朝代

賜服制度在中國歷史上並非明朝獨有,但明代的賜服制度因其獨特的服飾類型和嚴格的等級劃分而具有代表性。在其他朝代中,也有類似的皇帝賜予臣子特殊服飾以示恩寵或表彰功績的做法:

1. 漢朝:雖然沒有明確記載如明代那樣具體的賜服種類,但已有史料顯示漢朝存在賞賜衣物給臣下的記錄。
2. 唐朝:唐代也存在着賜服的傳統,例如賜予大臣紫衣、金魚袋等作為榮譽標誌。
3. 宋朝:宋朝繼續了賜服制度,比如官員可因功勳被賜予金魚袋、犀帶等,這些都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4. 元朝:元代也有相應的賞賜服飾制度,不過其服飾制度受蒙古族文化影響較大。
5. 清朝:清代有賜黃馬褂的制度,黃馬褂是清朝皇帝特賜的一種高級官服,通常是賞賜給立有大功或受到特別眷顧的官員及侍衛穿着。

以上各朝代的賜服制度形式各異,但都體現了君主對臣下嘉獎與權威的表達方式之一。而在所有這些賜服制度中,明代的蟒服、飛魚服、鬥牛服和麒麟服因其獨特性和詳細的分類而尤為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