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胯袍

出自汉服宝典
前往:導覽、​搜尋
主圖.jpg
名稱:缺胯袍
又名:䙆袍
流行朝代:
適用性別:男女
適用年齡:成人 / 兒童
類型:漢服科普術語

術語簡介

缺胯袍是唐代一種流行的服裝,特別是在庶民或卑仆等下層人群中。這種袍衫的設計特點是在兩胯下開有「衩兒」,也就是在袍衫的兩側有開叉,這樣的設計有利於行動,使得穿着者在勞作時更加方便。缺胯袍的形制通常為圓領、窄袖,衣長可以至膝下或及踝。穿着時,一般內着小口褲。在勞作時,可以將袍衫的一角掖於腰帶間,這種穿法被稱為「縛衫」。

唐朝的圓領袍(衫)主要包括兩種款式,即襴袍和缺胯袍,簡單來說,襴袍衣身左側不開叉,缺胯袍衣身左側也開叉,開叉的目的當然是便於活動,所以多為軍士庶人穿着。襴袍比缺胯袍更正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