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羅衣

出自汉服宝典
前往:導覽、​搜尋
名稱:皂羅衣
術語類型:漢服科普術語

皂羅衣是中國古代傳統服飾中的一種,主要指的是用黑色(皂色)羅紗製成的上衣。在古代,「皂」字代表黑顏色,「羅」是一種質地輕薄、經緯相交呈椒孔狀的絲織品,因其透氣性和飄逸感而受到喜愛。

皂羅衣常見於明清時期的服飾體系中,作為官服或便服的一部分被使用。例如,在明代,皂羅衣是官員們日常公服或常服的一部分,同時也可能是平民百姓穿着的普通衣物。在不同的場合和等級制度下,皂羅衣的配飾、領緣裝飾、袖型等細節會有所不同,以體現身份地位的不同。

此外,在古代戲曲文學作品中,也會提到「皂羅衣」,用來描繪角色的服飾特點,如湯顯祖《牡丹亭》中的唱詞所提及的「皂羅袍」。

相關商品

文物依據

皂羅衣作為文物,是指在歷史長河中留存下來、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古代黑色(皂色)羅質地的服飾實物。孔府舊藏禮樂服飾文物特展中展出的明代皂羅衣就是這樣一個例子。這些珍貴的文物展現了中國古代高超的紡織工藝和嚴謹的服飾制度。

根據2024年3月8日的相關報道,「孔府舊藏禮樂服飾文物特展」在浙江杭州亮相時,展出了包括明成化夔龍紋大方鼎以及明代赤羅衣和皂羅衣在內的多件二級文物,其中的皂羅衣是首次在浙江省內展出。這些文物不僅記錄了明代時期的服裝形制和織造技術,同時也反映了孔府這樣的貴族世家在禮儀制度中的地位與文化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