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衣

出自汉服宝典
前往:導覽、​搜尋
主圖.jpg
名稱:水田衣
又名:田相衣 / 稻田衣 / 百衲衣 / 百家衣 / 百結衣 / 斗背褡
類型:漢服科普術語

術語簡介

水田衣,又稱「百衲衣」、「斗背褡」,在漢服文化中特指一種採用多種顏色、布料拼接而成的服飾。這種獨特的服飾設計靈感來源於佛教僧侶所穿的一種由眾多碎布縫製而成的衣服,寓意節儉和珍惜資源的精神。因其形似一塊塊水田相連,故得名「水田衣」。在古代,水田衣最初是作為僧人的日常穿着,後來逐漸演變成文人士大夫追求自然、簡樸生活理念的象徵,並且也受到了宮廷貴族的喜愛,成為了一種別具一格的服裝樣式。到了現代漢服復興運動中,水田衣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被許多漢服愛好者所喜愛與復原製作。水田衣的製作工藝要求較高,通常需要精心挑選各種顏色、質地、圖案不同的布料,通過巧妙的設計和搭配,將它們裁剪成形狀各異的小塊,再進行有序或無序的拼接,形成豐富的視覺效果,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審美情趣。

水田衣流行朝代

水田衣最早出現於唐朝,多用來縫製袈裟,但流行並普及是在明朝和清朝兩朝。在明清時期,水田衣不僅被用於僧侶服飾,還逐漸成為民間尤其是婦女服裝的一種特色款式,並且在明末清初的貴族與文人階層中也受到了歡迎。由於其製作工藝獨特,體現了節儉精神和對美的別致追求,因此,在明代至清代,水田衣得到了廣泛的流傳和發展,成為了這一歷史階段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元素。

水田衣適用性別

水田衣在古代中國並沒有嚴格限定適用性別,最初多用於製作僧侶的袈裟,因此在宗教場合中是不分性別的。而在明朝和清朝時期,隨着水田衣逐漸演變成民間服飾,它被廣泛應用於男女服飾之中。尤其在女性服飾上,由於其獨特的拼接工藝能夠展現豐富的色彩與層次感,深受當時婦女的喜愛。

不過,具體到不同款式和搭配,可能會因為時代的變遷和社會風俗的不同而有所區分。總體而言,水田衣作為一種傳統服飾類型,並非特定指向某一性別,而是根據不同的設計和裁剪方式適用於不同性別的人群。

水田衣的發展演變

水田衣作為一種獨特的中國傳統服飾,其演變歷程可以從唐朝開始追溯:

1. 唐代起源:水田衣最早出現於唐朝,主要用於僧侶的袈裟製作。這種衣服由各種顏色和質地不同的碎布拼接而成,寓意佛教中節儉、惜物的理念,同時也體現了當時社會對資源循環利用的智慧。
2. 宋元時期發展:雖然沒有明確記載宋代和元代水田衣在民間流行的具體情況,但這種拼布工藝有可能在這一階段繼續傳承和發展,並可能影響了普通民眾的日常服飾。
3. 明代盛行:明代是水田衣真正走向流行並被廣泛接受的時代。此時,水田衣不再局限於僧侶服飾,而是成為了民間尤其是女性服裝中的一種特色款式。明代婦女所穿的水田衣注重色彩搭配與圖案設計,體現了當時的審美風尚和社會文化背景。
4. 清代沿襲與變化:到了清朝,水田衣依然受到人們的喜愛,且在製作工藝上更為豐富多樣,既有嚴格遵循規律排列的勻稱式樣,也有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隨意拼接樣式,色彩更加鮮艷,彰顯出個性化的審美追求。
5. 現代復興:隨着漢服文化的復興,水田衣作為傳統服飾的一部分也得到了重新審視與創新演繹。現代設計師結合傳統工藝與現代審美,創作出了既保留古代韻味又符合當代審美的新款水田衣,使之再次活躍在時尚舞台和日常生活之中。

總體而言,水田衣從最初的宗教用途到成為世俗服飾,並經歷了一系列的變化和創新,它見證了中國服飾文化的發展和變遷,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節儉美德和工匠精神的重要體現。

文獻記載

唐·王維《過盧四員外宅看飯僧共題七韻》:三賢異七賢,青眼慕青蓮。乞飯從香積,裁衣學水田!

唐·彥謙《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得地又生金象界,結根仍對水田衣」。

明·李漁《閒情偶寄·治服》:「至於大背情理,可為人心世道之憂者,則零拼碎補之服,俗名呼為『水田衣』者是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