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衽

出自汉服宝典
前往:導覽、​搜尋
主圖.jpg
名稱:左衽
類型:漢服科普術語

術語簡介

漢服左衽,是指中國古代部分少數民族以及特定歷史時期漢族服飾中的一種特徵,即前襟向左掩,與中原地區普遍流行的右衽相對。在傳統漢民族的服裝體系中,交領右衽是主流和正統,其特點是左側衣襟壓於右側之上,並以「y」字形領口呈現,象徵着陽剛之氣、生機盎然。

左衽多見於古代周邊非漢族群如北方或西北的一些游牧民族,因其生活方式、習俗或者生產需要(如便於拉弓射箭)而形成。此外,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漢族服飾也會出現左衽的設計,例如明代初期的部分女性服飾和逝者的殮衣等場合。在孔子時代及之後的儒家文化觀念中,「左衽」往往被視為異族或是亡者服飾的標誌,具有一定的文化含義和社會區分作用。而在當代漢服復興運動中,左衽設計通常僅作為對古代非漢族服飾文化的尊重和再現,而非主流漢服款式的選擇。

什麼時候漢服用左衽

漢服在主流款式上以右衽為主,左衽並非漢族傳統服飾的典型特徵。左衽通常與非中原地區的少數民族或特定歷史時期內某些群體的服飾樣式相關聯。

1. 古代北方和西北的一些游牧民族因其生活習慣、文化習俗以及便於狩獵、騎射等因素,其服裝設計採用左衽較多。
2. 在歷史上,當漢族受到外族影響時,部分地區或部分人群的服飾可能會出現左衽現象,例如春秋戰國、五胡亂華等戰亂紛爭時期的邊疆地區。
3. 據記載,在明代初期的部分女性服飾中,曾有左衽的設計。
4. 此外,古代漢族喪葬習俗中,死者所穿的殮衣會採用左衽,以此作為陰陽有別和生者與亡者的象徵區別。

綜上所述,漢服的左衽主要出現在與漢族正統禮制服飾不同的特殊場合或非漢族群的服飾體系中。

文獻記載

先秦·孔子《論語·憲問》:「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論語註疏》:衽謂衣衿。衣衿向左,謂之左衽。夷狄之人,被髮左衽。言無管仲,則君不君,臣不臣,中國皆為夷狄,故云「吾其被髮左衽」也。

《禮記·喪大記》:小斂大斂,祭服不倒,皆左衽,結絞不紐。

《禮記正義》:「皆左衽」者,大斂小斂同然,故云皆也。衽,衣襟也。生鄉右,左手解抽帶便也。死則襟鄉左,示不復解也。○「結絞不紐」者,生時帶並為屈紐,使易抽解。若死則無復解義,故絞末畢結之,不為紐也。

《十三經註疏.尚書.畢命》:四夷左衽,罔不咸賴,予小子永膺多福。

東漢·鄭玄注云:言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被髮左衽之人,無不皆恃賴三君之德,我小子亦長受其多福。

《漢書》:《春秋》內諸夏而外夷狄,夷狄之人貪而好利,被髮左衽,人而獸心。

謝靈運《撰征賦》:「中華免夫左衽,江表此焉緩帶。」

陸游:爾來十五年,殘虜尚遊魂。遺民淪左衽,何由雪煩冤。

王夫之:當石晉割地之初,朔北之士民,必有恥左衽以悲思者。

明·崔溥《漂海錄》:江南人皆穿寬大黑襦褲,做以綾、羅、絹、綃、匹緞者多……婦女所服皆左衽。……自滄州以北,女服之衽或左或右,至通州以後皆右衽。山海關以東,其人皆粗鄙,衣冠襤褸。

關聯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