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舊藏

出自汉服宝典
前往:導覽、​搜尋
名稱:孔府舊藏
術語類型:漢服科普術語
孔府舊藏是指在山東孔府里保留的許多傳世文物,包括大量明代漢服。「衍聖公」這一稱號是封建王朝對孔子嫡裔的優待封爵,自漢高祖劉邦以太牢之禮祀孔子之後,孔子地位不斷提高,孔氏後裔也不斷得到榮封賜爵,封號隨朝代不同有所變化,北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改封文宣公孔宗願(孔子46代孫)為衍聖公,直至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取消孔德成「衍聖公」封號,改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衍聖公」封號前後歷時880年,傳承三十二代,計有四十二人襲封。明代衍聖公服飾也因衍聖公的特殊地位而留傳至今。傳世明代衍聖公服飾以其色彩之原真性、紋飾之完整性、結構之穩定性等特點優於出土明代服飾,亦以其以保存完好、類別完整、傳承有序、配服完備成為研究明代和歷代服飾體系的珍貴一手實物資料。

術語詳情

孔府舊藏明代服飾目前主要保存在山東博物館和孔子博物館,其中藏於山東博物館的明代服飾是20 世紀50 年代從曲阜孔府調撥而來,孔子博物館收藏的明代服飾早先是由曲阜孔府文物檔案館保存。孔府舊藏的明代服飾實物種類豐富,涵蓋朝服、禮服、公服、常服、忠靜冠服、吉服、便服等主要的服飾門類,具體可分為衍聖公冠服:朝服、公服、常服、忠靜冠服;命婦冠服:禮服和常服。吉慶場合穿着的吉服以及日常起居穿着的便服,其中以紋飾絢麗的吉服和用色素雅、款式多樣的便服為大宗。

朝服作為等級地位較高的一類冠服,一般應用於比較隆重的禮儀場合。

《明會典》載,凡大祀、慶成、正旦、冬至、聖節及頒降、開讀、詔敕、進表、傳制時,文武官員穿朝服。明代朝服繼承了唐宋以來的形制,包括梁冠、赤羅衣、赤羅裳、白紗中單、蔽膝、大帶、革帶、玉組佩、大綬、小綬、白襪、黑履、笏等。目前唯一一套比較完整的明代朝服實物保存於山東博物館,孔子博物館則收藏了一件朝服上衣和一件白紗中單。

孔府舊藏明代服飾種類豐富、數量眾多、傳承有序、保存完好,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其多樣的款式造型、精美的圖案紋樣、精湛的工藝技法,是明代服飾藝術成就的高度展現。孔府舊藏明代服飾中凝聚着幾千年延綿不斷的中華文明,體現着衣冠載道、尊孔崇儒、彰顯禮樂的文化內涵,彌足珍貴。

相關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