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制汉服

来自汉服宝典
跳转至:导航、​搜索
名称:唐制汉服
又名:唐制
术语类型:汉服科普术语
唐制汉服是中国唐朝时期(618年至907年)的汉族传统服饰,以其开放包容、华丽大气的特点著称。男装以圆领袍和襕衫为主,女装代表性款式为齐胸襦裙和交领襦裙,颜色鲜艳丰富,纹饰精美繁复,体现了唐代社会的艺术审美与等级制度。唐风汉服通过丝绸之路传播至周边国家,对东亚地区服饰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现代汉服复兴运动中亦备受推崇和传承。在唐代女扮男装是一种潮流,据资料记载,太平公主就曾穿着男装在宴会歌舞。

术语详情

唐代冠服制度

唐代冠服制度遵循古法,恪守先王遗制、体现等级。唐高祖于武德七年颁靳律,其中包括皇后、命妇等服饰,其中皇后的服装分为袆衣、鞠衣、细钗檀衣;命妇服装有翟衣、细钗礼衣、礼衣、公服、半袖襦裙、花钗礼衣六种。穿着者根据场合着不同服饰。

唐制汉服特点

唐人重服章,以紫色、红色为上色。

宋代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记载,“唐人重服章”。唐代士人、官员对官服十分重视,群星闪耀的诗人们留下大量诗篇,紫袍、绯袍、金龟、鱼袋等指代官服的意象被频繁提及,并不隐晦地宣扬着自己的意气风发与政治抱负。颜色是服饰最为醒目鲜明的标识,唐代官服以紫色、绯色(红色)为上色,晚唐诗人司空图一句“朝班尽说人宜紫,洞府应无鹤着绯”,便揭示了唐代官员对“绯紫”的渴望,“红得发紫”一词也正是通过官服颜色折射出官员的地位。

唐代女装主要由裙衫,帔(pèi)等构成,流行穿半袖,间色裙,仕女出行往往头戴帷(wéi)帽。盛唐以来衣裙渐宽,裙腰较高。唐代男装盛行圆领袍,领口外翻,腰系蹀躞(dié xiè)带。

相关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