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有衣:走近漢服文化 (2018)

出自汉服宝典
前往:導覽、​搜尋

華夏有衣:走近漢服文化 (2018)

基本信息
標題:華夏有衣
副標題:走近漢服文化
出版日期:2018-2
出版社:開明出版社
作者:馮琳 / 何志攀 / 楊娜
裝幀:平裝
頁數:243
定價:¥8888 元 <br />
ISBN:9787513132091
豆瓣:暫無評分
圖書簡介

內容簡介

《華夏有衣》、《華夏禮儀》的寫作源於漢服文化與中學教育的相逢。漢服及禮儀課程早在2013年即成為北京市西城區後備人才資助計劃項目,2014年申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傳承研究」課題的子課題「以漢服活動為載體的傳統服飾禮儀文化青少年傳承模式研究」並成功立項,該課題於2017年結題,本書為課題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我國素有「禮儀之邦」、「衣冠上國」的美稱。漢服復興運動中也一直有「始於衣冠,達於博遠」「華夏復興,衣禮偕行」的理念,本套書分為服飾和禮儀兩本。

《華夏有衣——走進漢服文化》:以傳統服飾為主體,涉及傳統服飾背後的文化內涵以及當代漢服的復興實踐。本書涵蓋了當代漢服的概念、意義、穿着、禮儀等基本問題,以及漢服的源流興衰、冠服制度等歷史縱深;對漢服基本款式進行了分類說明,並涉及冠履、配飾、圖案、配色等相關知識;通過青春校園中衣冠復興的熱情實踐,展望青年一代的文化復興實踐以及呈現當代青年對復興道路的認真思考。本書力圖將漢服復興十餘年來的探索與思考加以梳理,勾勒出漢服文化的基本框架。

作者簡介

馮琳,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高級教師,北京師範大學基礎教育合作辦學平台「課堂文化研究中心」委員,國際青年成就(JA)顧問教師。長期從事中學思想品德及思想政治教學、文化遺產教育。參與編寫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與社會》教師教學用書,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教材及教參等。

何志攀,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教師、教育碩士。多年參與漢服復興,曾任「天漢民族文化網」版主。參與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課程研發與實施的實踐研究」。參與編寫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與法治》教材與教參、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與思想政治課教學論》等。

楊娜,就職於中央電視台,曾擔任過新聞編輯、策劃。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畢業生,主攻方向為文化社會學,英國「英倫漢風」漢服社創始人之一,曾擔任「漢服北京」社團負責人,曾獲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漢族之花稱號。自2009年起專注於梳理漢服復興的發展歷史與脈絡,2016年出版《漢服歸來》一書。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篇衣冠上國
第一章重回華夏
第一節漢服探幽
第二節衣冠之重
拓展閱讀: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第二章衣冠威儀
第一節正其衣冠
第二節端其禮容
拓展閱讀:漢服的結構
第二篇襟帶天地
第三章漢服傳承
第一節漢服溯源
第二節漢服復興
拓展閱讀:華夏衣冠三千年—散記(節選)
第四章冠服制度
第一節祭服莊嚴
第二節朝服公服
拓展閱讀:華夏衣冠制度若干概念
第三篇服章之美
第五章華夏霓裳(上)
第一節衣裳制式
第二節深衣制式
拓展閱讀:襦裙與衫(襖)裙小史
第六章華夏霓裝(下)
第一節通裁製式
第二節漢服罩衫
拓展閱讀:漢服的現代功用
第四篇冠履配飾
第七章正冠納履
第一節簪纓雲冕
第二節市井幘巾
第三節鞋限藝制
拓展閱讀:穿漢服怎麼搭配髮型第八章漢服配飾
第一節巧梳雲髪
第二節玲瓏環佩
拓展閱讀:《定情詩》(節選)第九章圖案配色
第一節傳統紋樣
第二節漢服配色
拓展閱讀:《釋名·釋彩帛》(節選)
第五篇青春華裳
第十章校園漢服
豆蔻青春的華裳夢一中學校園漢服實踐手記
北師大實驗中學畢業禮服設計調查
《走近漢服》選修課課程綱要
《華夏文明》:面向生活與實踐的國學校本課程建設
社長手冊:一個漢服社社長的自白
北京校園傳統文化聯盟章程(草案)
第十一章衣冠之思
漢服宣傳路人問答
文化研究視角下的漢服運動
試論現代漢服運動發展代別劃分
附錄
神州軒轅自古傳—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
我心一片磁針石—愛國主義詩詞選
衣冠上國今猶在—漢服資料拓展
後記

在購物網站或社交平台搜索此圖書:淘寶.png  微博.png  嗶哩嗶哩.png  抖音.png  小紅書.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