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紋
出自汉服宝典
名稱:十二章紋
術語類型:漢服紋樣
中國傳統祭祀服裝飾紋樣。由各具象徵意義的十二種圖案:日、月、星辰、群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組成,是最尊貴的紋樣,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是中國帝制時代的服飾等級標誌,帝王及高級官員禮服上繪繡該紋被稱為「章服」。十二章紋約在周代已經形成,秦漢以前多為服裝上的吉祥紋飾,自東漢確立十二章紋制後,各朝各代把它作為輿服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十二章紋沿用近兩千年,多為文獻記載,流傳下來的實物很少,明定陵出土的數件緙絲袞服提供了詳實的實物及圖案資料。
相關商品
十二章紋
中國傳統祭祀服裝飾紋樣。由各具象徵意義的十二種圖案:日、月、星辰、群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組成,是最尊貴的紋樣,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是中國帝制時代的服飾等級標誌,帝王及高級官員禮服上繪繡該紋被稱為「章服」。十二章紋約在周代已經形成,秦漢以前多為服裝上的吉祥紋飾,自東漢確立十二章紋制後,各朝各代把它作為輿服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十二章紋沿用近兩千年,多為文獻記載,流傳下來的實物很少,明定陵出土的數件緙絲袞服提供了詳實的實物及圖案資料。
——華服志 (https://www.huafu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