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裾霞綺 螺鈿池景

出自汉服宝典
前往:導覽、​搜尋
主圖.jpg
品牌:雲裾霞綺
品名:螺鈿池景
部件:馬面裙
上架日期:2023-03-03
定價:598

商品簡介

{螺鈿池景}春夏新品仿螺鈿馬面裙 仿妝花紗 明制漢服 雲裾霞綺

「魚蝦螺蟹藻萍鮮,一榼新醪一柳穿」

此次馬面裙的靈感來源於一件藏於故宮的螺鈿水族魚藻漆盒,提取了螺鈿盒上的各色貝殼、藻葉、花卉、螃蟹、游魚等做為設計元素,並糅合了螺鈿漆器的審美,製作出一條艷麗明媚的馬面裙。以文物為切入點、以服飾為載體,以另一種方式讓文物展現在國人視野中,走進更多人的生活,是雲裾霞綺一直在探索的一種創新與傳承文化的方式。

螺鈿起源於中國商代,是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瑰寶。所謂螺鈿,是指用螺殼與海貝(主要是夜光貝,也稱夜光蠑螺)磨製成人物、花鳥、幾何圖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據畫面需要而鑲嵌在器物表面的裝飾工藝的總稱,它的發展在明清時期達到高峰。

螺鈿的「鈿」字,據《辭海》中注釋,為鑲嵌裝飾之意。由於螺鈿是一種天然之物,外觀天生麗質,具有十分強烈的視覺效果,因此也是一種最常見的傳統裝飾藝術,被廣泛應用於漆器、家具、樂器、屏風、盒匣、盆碟、木雕以及有關的工藝品上。

馬面裙的裙襴設計為單底襴,底襴上滿繪水波,水波用彩金線織出,在光線的折射下宛如一條流動的河流。在水波之間,散布各色魚蝦螺蟹,間以荷葉水草、綠藻青萍,充滿了大自然的生氣與野趣,穿上這條裙子,就好像回到了兒時玩耍的小溪,清涼的水波拍擊着腳踝,水藻隨着水波搖晃,碰到摸魚的我們的手上。

另外在底襴的下方,我們還畫了一條窄窄的花卉小邊,卷草花朵圖案復原了螺鈿漆器上的花紋,明麗可愛,也使整條馬面裙的設計更加貼近這件漆盒文物。

而底襴的圖案不僅有貼近自然的感覺,圖案組成也含有許多寓意,螃蟹寓意「二甲傳臚」,荷葉與螃蟹寓意「和諧」(荷蟹);水藻魚蝦之間又穿插着各色雜寶,好像沉沒於水底的寶藏,在水波里隱隱浮現,另外貝殼也有和合之意,鯉魚、稻穀則有豐收富貴、年年有餘之意,在把自然的樂趣引入衣飾的同時,也把美好的期待穿在了身上。

這條馬面的配色設計和織造方式也很特別,馬面以螺鈿漆器為靈感,運用了8種特定的質感滿滿的金屬絲與彩絲將螺鈿貝蚌的五色彩光「織」在了裙襴里。螺鈿漆器,是一種十分古老的工藝,匠人將五色華光的貝殼裁剪切磨成小片嵌在漆器上,螺鈿漆器的漆色多為黑色,黑色與貝殼,更顯華彩,好像夜色里流動的星河。所以這條馬面我們製作了一個黑色的底色,仿佛螺鈿漆器的效果。

底襴上我們還做了微微透金的效果,像極了螺鈿漆器上若隱若現的灑金效果,配以華彩的圖案,金彩相間,華麗精緻。

暗紋我們則復原了文物上的魚藻紋,水波與魚藻間以朵朵落花,碧波盪漾,鯉魚嬉戲;魚在在藻,也簡稱為魚在藻,其典來自《詩經。小雅,魚藻》 :「魚在在藻,有頒其首。」,這類題材主要是表現魚在水中纏與水草嬉戲的情景,隱寓人處於一種自得閒適的狀態,也寓意着順風順水、年年有餘、招財進寶。

在貼邊上,我們織入了一行明代文學家徐渭的詩句:「魚蝦螺蟹藻萍鮮,一榼新醪一柳穿」,這是對魚蝦螃蟹螺貝的美味的讚嘆,充滿了鄉野之氣和活潑的生活氣息,配以裙襴和暗紋的圖案,相得益彰,很自然且充滿了趣味,希望您在穿着這條充滿美好寓意的馬面裙的生活工作之餘,亦能收穫自然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