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昇墓
出自汉服宝典
名稱:福州南宋黃昇墓
又名:黃升墓
術語類型:漢服科普術語
1975年10月,福建省博物館(今福建博物院)在福州市新店浮倉山北坡發掘了南宋淳祐三年(1243)的黃升墓,墓中發現有墓誌,記載了墓主黃升的情況。黃升嫁於宋太祖趙匡胤第十一世孫趙與駿,是宋代宗族貴婦,她的父親是福州狀元黃朴。經考古發掘可知,浮倉山南宋墓是趙與駿與原配黃升和續娶李氏的合葬墓,但只有黃升墓保存較為完好,並出土大量華美精緻的宋代服飾,引起學界和公眾的廣泛關注。黃升墓出土文物共436件,以服飾、絲織品居多,達354件,有袍、衣、背心、褲、裙、圍兜、鞋、被衾等,包括紗、縐紗、羅、綺、綾、緞、絹等七種,品種十分齊全。這些織物絕大部分保存完好,多為生織匹染的家蠶絲織物,質地比較堅實。織品的紋樣多為大小提花的折枝花卉紋,個別有印花的花卉、動物紋等。出土於南宋黃升墓的服飾珍品特別珍貴,絕大多數出土時保存較好,反映了南宋高超的紡織技藝,黃升墓也由此被稱為一座「宋代絲綢寶庫」。
術語詳情
墓主人背景
黃昇當屬宋代宗室的貴婦,其父為福州進士黃朴,在端平年間(1234-1236年)任泉州知州兼提舉市舶司(市舶司是中國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設立的管理海上對外貿易的官府,相當於現在的海關,是中國古代管理對外貿易的機關。)。黃昇16歲嫁於趙匡胤的第十一世孫趙與駿,怎奈17歲命薄而亡。由於身份顯貴,黃昇的隨葬品十分豐厚,其中包括了其父親為她精心準備的陪嫁和夫家為其添置的華貴的四季衣物。其中絲織品種類相當齊全,面料幾乎囊括了當時所有高級織物,綾、羅、綺、緞、絹、紗應有盡有。隨葬服飾的款式也極為豐富,有袍、衣、背心、褲、裙、襪、鞋、抹胸、圍兜等二十多種。它們質地輕柔、紋飾精美,除黃昇身上裹殮之外,其餘均綑紮成若干個包袱後放於墓中。共出土絲織品354件之多,是當時全國出土宋代服飾最多的一次考古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