衽
出自汉服宝典
名稱:衽 [rèn]
又名:襟
術語類型:漢服科普術語
衽, 又叫「襟」, 衽指的是衣服的前襟部分,即左右兩片衣身相交的部分。如在交領右衽的漢服中,左衽蓋於右衽之上,在右側腋下繫結或扣合。
漢族的傳統服飾採用右衽,而一些少數民族或者某些特定場合(如喪葬)可能會使用左衽。相關商品
詞義引申
衽左(左衽。我國古代某些少數民族的服裝,前襟向左掩,異於中原一帶的右衽。用以指受外族的統治);衽服(左衽之服。指少數民族的服裝);衽發 (披髮左衽。指古代中原地區以外少數民族的裝束)
文獻記載
《儀禮·喪服記》:「衽二尺有五寸。」
《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再拜稽首以衽受。」
《漢書·張良傳》:「楚必斂衽而朝。」
參考資料
- 從漢字看中國古代服飾文化